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08:20-08:30 | 大会报告 |
大会主席致辞 |
高天文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2 | 08:30-08:40 | 大会报告 |
中国抗癌协会领导致辞 |
樊代明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3 | 08:40-08:50 | 大会报告 |
西京医院领导致辞 |
李林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4 | 08:50-09:40 | 讨论点评 |
测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08:50-09:20 | 特邀发言 |
癌症研究新视角 风雨兼程二十年 |
陈志南 | 空军军医大学国家分子医学转化中心 |
2 | 09:20-09:50 | 特邀发言 |
高效开发抗癌新药捷径在何方 |
赵永祥 | 广西医科大学 |
3 | 09:50-10:20 | 特邀发言 |
MC1R在色素细胞分化、恶变中的功能与干预研究 |
崔儒涛 | 浙江大学医学院皮肤病研究所 |
4 | 10:20-10:50 | 特邀发言 |
黑素瘤免疫治疗研究进展 |
刘洪 |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
5 | 10:50-11:20 | 特邀发言 |
NRAS突变黑色素瘤的靶向治疗 |
尹成骞 | 深圳湾实验室 |
6 | 11:20-11:50 | 特邀发言 |
黑素瘤的转化研究:从精准到整合 |
李春英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3:50-14:00 | 大会报告 |
NGS检测在黑色素瘤中的临床应用 |
朱冠男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4:00-14:25 | 主旨发言 |
甲黑线的临床和病理特征 |
王雷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2 | 14:25-14:35 | 专题发言 |
脉络膜黑色素瘤的诊断和眼科治疗 |
史季桐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
3 | 14:35-14:45 | 专题发言 |
从病理角度看葡萄膜黑色素瘤 |
顼晓琳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
4 | 14:45-14:55 | 专题发言 |
黑色素瘤病理报告规范 |
刘芳 | 空军军医大学西京皮肤医院 |
5 | 14:55-15:05 | 专题发言 |
无色素性恶性黑色素瘤伴周围神经侵袭1例 |
蔡涛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6 | 15:05-15:15 | 专题发言 |
粘液样恶性黑色素瘤临床病理观察 |
杜日昌 | 韶关市粤北人民医院 |
7 | 15:15-15:25 | 专题发言 |
形形色色皮肤黑色素瘤 |
许雪珠 |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
8 | 15:25-15:35 | 专题发言 |
不同部位黑色素瘤Breslow厚度的皮肤镜预测模式 |
赵博伦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9 | 15:35-16:00 | 主旨发言 |
皮肤黑色素瘤的诊断陷阱 |
刘业强 | 同济大学附属皮肤病医院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6:05-16:30 | 主旨发言 |
BAP1失活相关性黑色素细胞病变 |
李扬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2 | 16:30-16:40 | 专题发言 |
靶向黑色素的新型PET探针18F-DMPY2在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应用研究 |
杨怡 |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
3 | 16:40-16:50 | 专题发言 |
利用循环肿瘤DNA预测可切除的I-III期黑色素瘤的复发风险 |
赵梦珂 |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 |
4 | 16:50-17:00 | 专题发言 |
一种高效的基于context-aware概念的病理图像分类方法 |
沈鸿儒 | 天津市肿瘤医院(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 |
5 | 17:00-17:10 | 专题发言 |
深度学习算法分析cfDNA原始亚硫酸氢盐测序片段进行癌症诊断 |
刘记垒 | 天津市肿瘤医院(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 |
6 | 17:10-17:20 | 专题发言 |
纳米炭混悬液、放射性同位素和亚甲蓝注射液对肢端黑色素瘤前哨淋巴结活检的有效性研究:一项前瞻性交叉对照试验 |
王焱 | 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医院 |
7 | 17:20-17:30 | 专题发言 |
264例黑色素瘤基因突变特点及其宇临床病理特点相关性分析 |
孙琳 | 天津市肿瘤医院(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 |
8 | 17:30-17:40 | 专题发言 |
探讨适用于HE染色、免疫组化染色和分子检测最佳的脱色素方法 |
张文雯 | 福建省肿瘤医院 |
9 | 17:40-18:05 | 主旨发言 |
通过人工智能算法译解超大规模单细胞转录组数据 |
李祥春 | 天津市肿瘤医院(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3:50-14:00 | 大会报告 |
免疫引领,未来可期 |
金谷 | 浙江省肿瘤医院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4:00-14:20 | 主旨发言 |
黑色素瘤靶向治疗进展 |
张红梅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2 | 14:20-14:30 | 专题发言 |
瘤内注射非病毒类溶瘤药物在恶性黑色素瘤中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
赵梦珂 |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 |
3 | 14:30-14:40 | 专题发言 |
黑色素瘤术后辅助治疗进展 |
阮之平 |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4 | 14:40-14:50 | 专题发言 |
巩膜外敷贴放射治疗葡萄膜黑色素瘤的临床实践 |
刘月明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
5 | 14:50-15:00 | 专题发言 |
皮肤黑色素瘤基因突变及拷贝数变异的分析 |
江仁兵 | 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
6 | 15:00-15:10 | 专题发言 |
中枢神经系统黑色素瘤临床病理特征及诊疗现状 |
吴荻 |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
7 | 15:10-15:20 | 专题发言 |
"持续负压封闭引流联合创面应用注射用A群链球菌预防恶性黑色素瘤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后淋巴漏的临床研究 " |
吴振杰 |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
8 | 15:20-15:30 | 专题发言 |
前哨淋巴结活检数目对于皮肤和肢端型黑色素瘤外科治疗预后的影响 |
胡涂 |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
9 | 15:30-15:50 | 主旨发言 |
黑色素瘤免疫治疗进展盘点 |
徐宇 |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6:05-16:25 | 专题发言 |
放疗在晚期恶性黑色素瘤治疗策略中的新进展 |
宋丹 | 江苏省肿瘤医院 |
2 | 16:25-16:45 | 大会报告 |
皮肤肢端恶性肿瘤外科治疗共识解读 |
宋建民 | 甘肃省人民医院 |
3 | 16:45-16:55 | 大会报告 |
应用足底内侧动脉逆行皮瓣修复前足恶性黑色素瘤切除术后皮肤缺损初探 |
廖智超 | 天津市肿瘤医院(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 |
4 | 16:55-17:05 | 专题发言 |
髂腹股沟淋巴结清扫的手术实施及探讨 |
金谷 | 浙江省肿瘤医院 |
5 | 17:05-17:15 | 大会报告 |
肢体隔离热灌注化疗术 |
付来华 |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 |
6 | 17:15-17:25 | 大会报告 |
妇科黑素瘤患者的诊断与治疗及经验分享 |
倪妍 |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太原医院 |
7 | 17:25-17:35 | 专题发言 |
恶黑外科治疗常见并发症及其处理 |
李晶 | 甘肃省肿瘤医院 |
8 | 17:35-17:45 | 专题发言 |
COX2抑制剂在抗肿瘤治疗中的意义 |
郭伟楠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9 | 17:45-18:05 | 专题发言 |
皮肤恶性肿瘤组织缺损修复策略与实践 |
商冠宁 |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3:50-14:00 | 大会报告 |
恩度用于黑色素瘤循证医学数据汇报 |
徐宇 |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4:00-14:20 | 主旨发言 |
基于真实世界数据的黑色素瘤预后及影响因素分析 |
粟娟 |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
2 | 14:20-14:30 | 专题发言 |
中国人群黑色素瘤辅助抗PD-1单抗失败后挽救治疗的疗效:一项多中心队列研究 |
贾东东 | 浙江省肿瘤医院 |
3 | 14:30-14:40 | 专题发言 |
BRAF,NRAS以及KIT突变的III期黑色素瘤患者PD-1单抗免疫治疗疗效的真实世界研究 |
孙伟 |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
4 | 14:40-14:50 | 专题发言 |
III期恶性黑色素瘤患者术后辅助抗PD-1 vs 靶向治疗:中国多中心真实世界数据分析 |
李婷 | 天津市肿瘤医院(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 |
5 | 14:50-15:00 | 专题发言 |
III期肢端黑色素瘤患者术后辅助抗PD-1对照干扰素治疗的单中心回顾性分析 |
籍素芝 | 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
6 | 15:00-15:10 | 专题发言 |
759例恶性黑色素瘤患者临床特点及预后影响因素 |
唐龙 | 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
7 | 15:10-15:20 | 专题发言 |
真实世界前哨淋巴结阳性后即刻清扫的预后价值 |
胡涂 |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
8 | 15:20-15:30 | 专题发言 |
一项多中心回顾性研究:紫杉醇为基础的化疗在晚期皮肤附属器肿瘤中的使用 |
柯志恒 | 福建省肿瘤医院 |
9 | 15:30-15:50 | 主旨发言 |
真实世界恶性黑色素瘤新辅助/辅助靶向治疗多中心数据探讨 |
李涛 | 浙江省肿瘤医院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6:05-16:25 | 主旨发言 |
肿瘤临床研究中真实世界证据的思辨 |
李晨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
2 | 16:25-16:35 | 专题发言 |
中国西南地区324例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的回顾性研究 |
蔡涛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3 | 16:35-16:45 | 专题发言 |
单中心大样本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特点初步分析 |
任志午 | 天津市肿瘤医院(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 |
4 | 16:45-16:55 | 专题发言 |
T1-T2期恶性黑色素瘤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的高危因素 |
刘昊天 | 天津市肿瘤医院(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 |
5 | 16:55-17:05 | 专题发言 |
中国早期肢端黑色素瘤的无复发生存及生存状况:一项基于多中心301例患者的数据分析 |
桂健萍 |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
6 | 17:05-17:15 | 专题发言 |
NRAS突变是肢端型黑色素瘤术后复发和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 |
徐宇 |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
7 | 17:15-17:25 | 专题发言 |
创伤在中国肢端黑色素瘤人群中的地位:一项基于多中心523例患者的数据分析 |
滕熠 |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
8 | 17:25-17:45 | 主旨发言 |
鼓楼经验:中国人群肢端及粘膜黑色素瘤治疗探索 |
赵莲君 |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4:00-14:20 | 主旨发言 |
靶向黑色素瘤非编码调控 |
李俊 | 天津医科大学 |
2 | 14:20-14:35 | 专题发言 |
YTHDF3通过影响LOXL3的翻译调控黑素瘤侵袭转移的机制研究 |
程险峰 | 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医院 |
3 | 14:35-14:50 | 专题发言 |
长非编码RNA AFAP1-AS1通过靶向miR-653-5p/RAI14轴加速黑色素瘤的进展 |
李盛龙 | 辽宁省肿瘤医院 |
4 | 14:50-15:00 | 专题发言 |
抑制黑色素瘤肺转移的双靶向纳米自组装肽的研究 |
王敬敬 |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5 | 15:00-15:10 | 专题发言 |
肢端黑色素瘤的不同起病模式:临床病理学特征和潜在分子机制 |
黄蓉 |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 |
6 | 15:10-15:20 | 专题发言 |
WDR12通过稳定B7-H3蛋白促进黑色素瘤免疫逃逸的机制研究 |
盘婕 |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
7 | 15:20-15:40 | 主旨发言 |
循环肿瘤细胞免疫监控机制得研究 |
石虎兵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5:55-16:15 | 专题发言 |
朗格汉斯细胞与黑素瘤免疫微环境的研究进展 |
董励芸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
2 | 16:15-16:25 | 专题发言 |
PARP4调控DNA损伤修复在黑色素瘤进展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
李岳华 | 西京皮肤医院 |
3 | 16:25-16:35 | 专题发言 |
SOX4调控代谢重编程在肢体恶性黑色素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 |
黄景样 |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 |
4 | 16:35-16:45 | 专题发言 |
临床特征列线图预测皮肤黑色素瘤患者前哨淋巴结状态的研究 |
曹翠香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
5 | 16:45-16:55 | 专题发言 |
单细胞水平探索肢端恶黑淋巴结转移的初步研究 |
卫传元 |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
6 | 16:55-17:05 | 专题发言 |
TRAF6通过c-Jun/ATG16L2信号通路调控黑色素瘤细胞自噬和凋亡的分子机制研究 |
郭也也 |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
7 | 17:05-17:15 | 专题发言 |
TREM2通过调控M2型巨噬细胞极化促进黑素瘤进展的机制研究 |
沙姗姗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
8 | 17:15-17:35 | 主旨发言 |
中国人群肢端黑色素瘤基因组特征解析及治疗靶点研究 |
石琼 | 空军军医大学西京皮肤医院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4:00-14:25 | 主旨发言 |
色素痣的正确处理 |
高天文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2 | 14:35-14:45 | 专题发言 |
氩氦刀冷冻消融技术治疗口腔颌面头颈部黏膜黑色素瘤围术期护理 |
黄燏雯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3 | 14:45-14:55 | 专题发言 |
专科护理在皮肤科黑色素瘤患者高效诊疗中的作用与意义 |
董晓兰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
4 | 14:55-15:05 | 专题发言 |
黑色素瘤病人术前发生高血压的诱因分析及护理措施 |
杨安萍 |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
5 | 15:05-15:15 | 专题发言 |
肿瘤患者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正常时间维护和非正常时间维护差异比较 |
卢欢 | 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 |
6 | 15:15-15:25 | 专题发言 |
VSD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恶性黑色素瘤根治植皮术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
季佳 |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
7 | 15:25-15:35 | 专题发言 |
下肢恶性黑色素瘤淋巴清扫术后淋巴水肿患者的护理体会 |
彭历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
8 | 15:35-16:00 | 主旨发言 |
皮肤肿瘤的围手术期护理 |
陈慕刁 | 南方医科大学皮肤病医院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6:00-16:25 | 专题发言 |
抗肿瘤免疫药物及靶向药物治疗晚期黑色素瘤患者的护理 |
王璐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2 | 16:25-16:35 | 大会报告 |
3例恶性黑色素瘤行肢体隔离热灌注化疗术后护理体会 |
胡宁宁 | 甘肃省人民医院 |
3 | 16:35-16:45 | 大会报告 |
“互联网+医院-社区-家庭”三元联动延续护理模式在皮肤恶性黑素瘤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
闫春燕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 |
4 | 16:45-16:55 | 大会报告 |
甲下黑素瘤手术植皮患者的护理经验探讨 |
李丽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5 | 16:55-17:05 | 大会报告 |
安宁疗护对恶性肿瘤晚期患者的应用对其生命质量的改善探讨 |
何小平 |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6 | 17:05-17:15 | 大会报告 |
一例足跟部恶性黑色素瘤植皮术后难愈性创面的护理并文献回顾 |
郭蕾 | 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医院 |
7 | 17:15-17:25 | 大会报告 |
基于云管理平台的全程管理模式对皮肤恶性黑素瘤患者术后应用效果分析 |
何玉红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 |
8 | 17:25-17:35 | 大会报告 |
正念减压联合音乐疗法对黑色素瘤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
邹凌云 | 辽宁省肿瘤医院 |
9 | 17:35-18:00 | 专题发言 |
黑色素瘤术后并发淋巴水肿的中西结合护理 |
鲍婷婷 | 江苏省肿瘤医院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9:30-20:00 | 大会报告 |
诺华卫星会《卓越之选—D+T黑色素瘤BRAF+辅助治疗治愈可期》 |
徐宇 |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
2 | 20:00-20:20 | 大会报告 |
君实卫星会《专注中国黑色素瘤治疗解决方案-特瑞普利单抗黑色素瘤研究进展》 |
朱冠男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3 | 20:20-20:40 | 大会报告 |
三元卫星会《 干扰素α1b ,一个“扫黑除恶”的良药》 |
高天文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08:00-08:30 | 大会报告 |
黑色素瘤新辅助治疗探索 |
高天文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2 | 08:30-09:00 | 大会报告 |
口腔颌面头颈黑色素瘤-CACA指南析读 |
郭伟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3 | 09:00-09:30 | 大会报告 |
LAMB3介导的靶向治疗抵抗黑色素瘤转移增强机制 |
邵永平 | 西安交通大学 |
4 | 09:30-10:00 | 大会报告 |
盘点2022-2023年黑色素瘤治疗生物标志物 |
林晶 | 福建省肿瘤医院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0:15-10:40 | 大会报告 |
难治性肢端恶性黑色素瘤TIL治疗初探 |
杨吉龙 | 天津市肿瘤医院(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 |
2 | 10:40-11:05 | 大会报告 |
肢端恶性黑色素瘤的外科进展 |
陈勇 |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
3 | 11:05-11:30 | 大会报告 |
西京经验:干扰素α1b在晚期黑色素瘤治疗中的应用 |
朱冠男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